浏览详细信息

>动态信息>图书推荐

内容分类

waiting

图书推荐: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作者:武晋先 发布: 2018-06-01 ,更新:2018-06-11 浏览: 106

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当下热度很高的话题之一。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显然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一个新的法治时代即将来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变得必不可少。本期将为您推荐一部叙事为主的美国宪法史著作。美国的精神与实践,就是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美国的宪法精神,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政治社会实践体。这本书不仅仅是美国宪法的历史,更是美国社会本身的历史。

【本书内容】

本书旨在为四百年来美国宪政的精神与实践提供一种大跨度的历史叙事,从“权力”“权利”及二者的“互动”着眼,讨论美国宪法原则的起源和变化,梳理其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作者提出,在不危及作为立国之本的核心原则的前提下,不同利益集团藉由谈判和“妥协”,在宪法的原则与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使之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需要,这正是美国宪法的生命力所在。2014年增订版集中于观察和探讨“911”之后十余年中美国宪政的新发展,既有因“金钱政治”和“种族政治”等传统问题出现的新挑战,也有反对恐怖主义的国家安全措施对公民自由造成的新影响,以及福利权、医保权和同性恋者平等婚姻权等数种“新公民权利”带来的新困境。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近十年来的研究与思考,为美国宪政史叙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D类图书为政治法律。本类图书大类以英文字母排列依次为D0政治理论、D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2中国共产党、D33/37各国共产党、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世界政治、D6中国政治、D73/77各国政治、D8外交、国际关系、D9法律等。 本期推荐D类书籍《妥协与原则》,索书号:D971.21/CW1-3,位置:社会科学借阅室一(901/906室);

互动:

(1)结合本书与当下依法治国的理念,评论本书所描述的美国宪政制度对中国法治发展的借鉴意义。

(2)本书所提出的核心观点在于美国的宪法史是一部“有原则的妥协史”,谈谈你对“原则和妥协”的理解;

(3)王希教授列举的本书所要探讨的问题多达15个,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谈谈你的观点。

 作品发送至邮箱413586370@qq.com(注每旬读书),截止时间  2018年6月15日。

【作者简介】

王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史博士,哈佛大学杜波伊斯研究所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历史系教授。

【媒介推荐】

在我们的历史中,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宣称忠于宪法,尽管他们对宪法的解读不尽相同......不了解美国的宪法及其历史,就无从理解美国的政治与社会。本书提供了最理想的导读。

                                                                      ——埃里克·方纳

我读后得出的总印象是,本书能予人以阅读的愉悦、知识的滋养、思想的启迪和现实的联想。

                                                                      ——李剑鸣

本书在材料和观点之间,在各种观点之间都保持了很好的平衡,突出了宪法本身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开拓了美国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路。                                                         

                                                                        ——刘 军

目录】

“权力”与“权利”的博弈(2014年版前言)
美国宪法的政治学(2005年版前言)
活着的宪法(2000年版前言)
第一章  美国宪政的起源和基础
  一  殖民地政治体制的形成
  二  “光荣革命”与殖民地宪政
  三  殖民地居民的权利
  四  美国革命的宪政意义
第二章  联邦宪法的形成
  一  州宪法的制定
  二  《邦联条例》的制定与实施
  三  联邦宪法的制定
  四  联邦宪法的内容分析
  五  联邦宪法的批准
  六  联邦政府的建立和《权利法案》的产生
第三章  早期宪政的演进
  一  政党体制的形成与合法化
  二  杰斐逊式共和宪政的实践
  三  司法审查原则的确立
  四  杰克逊时代二  元联邦制的困扰
第四章  奴隶制、内战与美国宪法
  一  早期宪政中的奴隶制问题
  二  西进运动与奴隶制问题的激化
  三  内战时期的宪政变化
  四  奴隶解放的宪政意义
第五章  重建与新宪政秩序的建立
  一  重建初期的理论与实践
  二  激进重建和弹劾约翰逊的风波
  三  重建宪法修正案的实施
  四  最高法院与重建宪政
第六章  工业化时期的宪政发展
  一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宪政
  二  最高法院与自由竞争的经济秩序
  三  工业化期间的公民权利
  四  进步运动与美国宪政
第七章  罗斯福新政与美国宪政
  —20世纪初期宪政发展的起伏
  二  罗斯福新政的宪政意义
  三  最高法院对新政的限制
  四  改组最高法院的政治
第八章  20世纪初至60年代美国公民权利的演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公民权利
  二第十四条宪法修正案的“复活”
  三  冷战初期的公民权利
  四  民权运动与宪政革命
第九章  冷战时代的美国宪政
  一  冷战与总统宪政的出现
  二  “水门事件”与“帝王总统”宪政的衰落
  三  沃伦法院与公民权利的联邦化
  四  20世纪末公民权利的困惑,
第十章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与美国宪政
  一  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演变
  二  2000年总统选举的过程
  三  选后诉讼的政治
  四  关于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民主性的思考
第十一章  9·11时代的爱国主义与选举民主
  一  9·11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
  二  布什的战争与宪法约束力的限度,
  三  竞选资金的改革与选举“民主性”的修补
  四  软钱政治与选举民主的博弈
第十二章  “色盲”宪法中的种族政治
  一  围绕“肯定性行动”政策的争议:1990年代
  二  “肯定性行动”遭遇的新挑战:1990—
  三  《1965年选举权法》与选举民主
  四  谢比尔县案与《选举权法》的虚空化
第十三章  在21世纪追求幸福——关于福利权、健康权和婚姻平等权的宪法争论
  一  不是赠与,而是权利:“福利权”与公民的社会权利
  二  围绕医疗保障的“权利”与“权力”之争
  三  关于同性婚姻权的宪法争议
附录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附录二  美国各州加入联邦的日期
附录三  美国历任总统和历届国会两院党派力量对比(1789—2014)
附录四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1789—2014)
参考文献和书目
案例索引
总索引
2000年版后记
2014年版后记

【精彩书摘】

“权利”与“权力”的博弈(2014年版前言)
为国内读者提供一种关于美国宪法的历史叙事,将宪政史引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这是我最初写作本书的愿望。我当时也曾希望,在叙事之外,对美国宪政发展的特征做一些“理论上”的观察与思考。我当时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美国宪法的“超稳定性”,二是保证其做到“与时俱进”的体制和思想动力。初版的前言多少反映了我对这两个问题的想法。写作修订版(2005)前言的时候,我将思考的范围扩展到宪法的“政治学”问题,主要包括:宪法的“公共性”与“崇高性”的关系,宪政发展的阶段性与条件,宪政体制下不同利益的组织化与政治化过程,以及宪法、宪政与宪政文化的关系。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关心的仍然是宪法生命力的更新。然而,我并不满意,觉得这些思考还不够深入,还没有触及美国宪政发展历史中更为本质的东西。
至于什么是“更为本质”的东西,我并不十分确定,有的时候甚至怀疑是否真的存在,但我一直没有放弃寻求的企图。近年来,在教学和写作中,尤其是与同事、学生、读者和听众的频繁交流中,我不断重新回到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之中。本次修订使我有机会重读全书,而为写作新增章节所作的大量阅读,也激发我思考以前不曾关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我希望借这篇前言的写作,将一些新近的思考归纳一下,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构美国宪政史的轮廓,也许可从中获取新知。
这个新的角度由三个部分构成:“权力”(powers)、“权利”(rights)以及“权力”与“权利”的互动(interplayandinteraction)。
对从古至今的政治实体来说,“权力”都不是一种陌生的存在,“权力政治”——围绕掌握权力、争夺权力、运用权力而展开的政治——是贯穿于人类历史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权利”则是只有近现代国家(尤其是现代民族国家或公民国家)才必须面对的问题,“权利政治”——为创造权利、争取权利、享有权利、维护权利而展开的政治——也因而是一种近现代国家的历史体验。公民享有的“权利”与臣民享有的“特权”的关键区别在于:“权利”不是由某一个人赐予的,也不可以被某一个人任意收回。至少从理论上讲,现代国家的公民“权利”应该有这样的特征:它们是标准的、统一的、可以而且必须普遍和平等地为一个国家的所有公民所享有,且一旦被拥有,便不能不经正当的法律程序而被剥夺。从“权力”和“权利”的角度来看,近现代不同的国家体制之间的关键区别并不在于它们各自宣示的哲学理念是如何地不同,而在于它们如何界定和保障国家权力的公有性与正义性,如何界定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普遍性和实效性,以及如何保障“权力”和“权利”能够在“体制内”进行实质性的博弈。美国也不例外。非但不例外,美国还是这种意义上的国家制度创建历程中的先行者。美国诞生于与旧“专制国家”的决裂之中,从建国的第一天起就面临了国家和政府权力如何建构与运用的问题:国家权力的基础是什么,来源何在?权力如何得到组织和建构,如何在不同的“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如何保障政府的权力是有效的、能够得到尊重但又不被滥用?权力的掌管者如何产生,又如何受到监督?与此同时,美国也是近代世界最早的“公民国家”之一——虽然它的最终成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美国人最早地经历了从“臣民”向“公民”的身份转换,也最早并持续地面临着传统专制国家的统治者无需考虑的“公民资格”和“公民权利”的问题:谁是国家的公民?谁有资格和权利成为国家的公民?公民应该享有什么权利?是否所有的公民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谁来决定权利的享有或剥夺?“权利”来自何处,如何被“创造”出来,又如何被转换成“公民权利”?这些问题,如同“权力”的问题一样,始终伴随着美国历史的演进,也成为美国宪政发展的永久性主题。
如果我们同意这样的说法,即宪法是一种国家政治关系的总安排和总设计,宪政是一种以宪法为基础的国家治理、制度建设和政治运作,那么,美国宪政的核心问题也就不外乎“权力”和“权利”这两大问题,而所谓美国宪政的实践也就同时包含了至少两个主要内容:一个是关于“权力”(包括国家和政府权力)的建构与运用,另一个是关于“权利”(公民的个人和集体权利)的建构、享有与保护,也就是说,有“权力宪政”(constitutionalismofpowers)和“权利宪政”(constitutionalismofrights)两条主线。
并不止于此。“权力宪政”与“权利宪政”并不是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直线,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也不是相互隔绝的。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也许可以被称作“共生”(symbiotic)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激励,又相互制约。美国宪政发展的核心问题往往是由“权力宪政”与“权利宪政”的互动(或博弈)产生的问题:“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如何界定?“权利”如何被“权力”创造出来,又如何为“权力”所限制或剥夺?“权利”如何转换为“权力”?转换的条件是什么,所依赖的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也始终伴随美国历史的发展。事实上,“权力宪政”与“权利宪政”的互动(有时候是博弈)不仅影响着两者各自的发展,而且还衍生出一种新的、更复杂的限定两者关系的关系,在找不到更合适的词的情况下,我们暂且将之称为一种“权力—权利体制”(powers—rightscomplex)。我在complex、infrastructure、matrix和framework等英文词中反复斟酌,最后还是觉得complex更恰当,它的词义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东西组成的复合体,并能产生出新的变异体。在我看来,这种复合体也构成了一种无形的“体制”(institution)。这种体制构成了美国历史上不同的宪政秩序(constitutionalorders)的基础,并左右了美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的“国家建构”(state-building)与“民族建构”(nation-building)的进程。
  我不知道这种“三维思路”——权力宪政/权利宪政/权力—权利互动——是否能够更清晰有力地勾画美国宪政史的真实轮廓,或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美国宪法的真实内涵。但我想用它来试一试。这样做当然是一个冒险,因为美国宪政史是一个如此复杂的进程,不同的利益和思想在其中进行了如此长久而复杂的博弈,任何笼统的描述都是不科学、不严谨的,必然将历史简单化。所幸的是,我希望做的不是捕捉美国宪政历史的全部或唯一的本质,而是选取一个特殊的角度(权力和权利),来观察美国宪政体制中不同力量的博弈,观察博弈的结果如何改变了“权力”和“权利”体制的设置,又如何改变了美国宪法本身。
……
在新写的三章中,第十一章首先讨论了“911”事件对公民自由造成的影响及相关的宪政争议。“911”打破了美国传统的国土安全屏障,《爱国者法》的实施强化了联邦政府对公民言论和信息自由的监控,再次凸显了公民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紧张关系,但公民权保护所面临的更新的挑战,则来自对反恐战争中的“敌人公民”的处理。本章同时以“911”之后的联邦竞选制度改革为背景,梳理了竞选资金改革的历史,重点讨论了“软钱”(不受限制的政治捐款)为何禁而不止的宪政原因。第十二章关注的是围绕“肯定性行动”措施和《1965年选举权法》的宪法辩论。这是两项民权运动的重要遗产,但批评者认为它们破坏了“平等法律保护”的公正性、造成了对白人公民的“逆向歧视”,而联邦最高法院则企图在“政治正义”与“宪法公正”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第十三章将读者带入“社会公民权”的新领域之中,但限于篇幅,主要梳理福利权、医保权和同性恋者平等婚姻权三种“新权利”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讨论近期的相关案例,以展示“追求幸福”给21世纪的美国带来的“权利困境”。

……

【拓展阅读】

1.《美国人:民主的历程》,(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索书号:K712/CB1;

 2.美国宪法的内在特性:制度结构、法律教义与宪法文化[J],刘晗比较法研究,2014(09).